点击上方“艺术与设计”可以订阅哦!
> EUNMI KWON的作品《在皮肤上的春天》,材质:马克力,人造珍珠,丝绸等
作为最早被发现的人体装饰物,早在石器时代,佩戴由贝壳、鹅卵石、珊瑚和雕刻的动物牙齿制成的项链已经是人类最早的关于“佩戴”的行为之一。早期人类的服饰造型简单,颈部裸露在外,项链用最美丽、最简单的表现形式垂挂在胸前。佩戴项链,向上修饰脸部,向下与服装产生共鸣,与手上的装饰物相比对活动产生的影响也较小。同时人体的颈部线条优美,再加上项链的点缀便更加引人注目。
从源头说起,自古以来,项链的意义就在于它完美的规划了头部和胸部之间的“留白”,让头部和胸部两者脆弱的关系得以看起来适当的继续下去——这也是为什么护身符、幸运符是项链的最早形式的原因。它们位于心脏处,大小也最接近人们幻想中的“灵魂”的大小。在西方文化中,颈部是一个女人身体最情色和最常见的部分,也是最脆弱的部分,比如传说中的吸血鬼就会对着人的颈部下嘴。而文艺复兴以后,贵族妇女已经开始渐渐的用珠宝来代替面料在颈部佩戴来遮挡裸露的肌肤,由此,项链除了具有保护性或者装饰性的功能外,还将佩戴者的身份和社会地位紧密联系了起来。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项链》里那个可怜的女主角马蒂尔德也是为了在舞会上显得不那么寒蝉而费尽心力的去借一条她认为很贵的珍珠项链佩戴。即使在今天,我们依然可以通过检查项链的材料、颜色及上面的宝石来大体判断一个人的身份地位以及拥有的财富。
> UTE EITZENHOFER,无题
所以当大家一提到首饰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会是非常珍贵和闪耀的东西,是为了显示地位、财富和身份而存在的,因此,首饰设计也总是被称为珠宝设计。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具体艺术、构成主义、无形式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等影响了欧洲当代首饰设计,强调黄金、色彩、光泽和“爆炸”形态的运用,像绘画一样以彩色珐琅和宝石增加色彩,让宝石脱离具体的经济价值。
> UTE EITZENHOFER,无题
1967年5月12日,吉斯巴克和艾米·范里尔瑟姆这对从荷兰瑞特菲尔德艺术学院毕业不久的年轻夫妇,在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礼堂举办了一场小型的首饰发布会。展示的主要是头部和颈部饰物,尺寸很大,基于抽象几何形式,用铝、塑料、不锈钢、亚克力玻璃等材料。它们搭配简单的A字形外套和拖地长裙,套在模特肩颈间的庞大铝片就像未来主义的盔甲。那天的表演持续了大概半个多小时,除了一张照片以外,没有留下其他任何影像资料。然而,它作为一场“风格的革命”却长久地留存在世界当代首
饰设计史上。
自那以后,废旧的建筑材料、日常的生活用品,甚至布料、植物、报纸……都可以制作价值不菲的首饰,传统的首饰概念被彻底颠覆了,曾经带在颈间的珠宝变成了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的装置。当代首饰在探求材料和工艺的同时,也关注着文化内涵和叙事性。对于鉴赏家来说,当代首饰是可以佩戴的艺术品。对于创作首饰的艺术家来说,首饰的耐用性,和怎么佩戴都是至关重要的。它集创作者的思想、热情和工艺于一体,尤其以思想至上。
> RALUCA BUZURA的作品龙项链,材质:手工切割皮革,黄金,染色颜料
2016年的时候,出生于哥伦比亚,现在在西班牙生活的的首饰设计师尼古拉斯·爱思特拉达在他的新书《新项链——400位当代首饰设计师项链作品》中就写到:“从传统到当代,从黄金标准到设计师标准,从传统工艺到实验设计,项链在首饰的历史长河中正经历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变革。”他的艺术方向来自于人与人的讽刺和深刻反思。从事金工多年,有着深厚的金工功底。他是一个充满激情的艺术家,总是能寻求新的灵感,诠释平凡和简单的艺术品与这个世界的距离。他的首饰以金属材质为主,辅以宝石等其他材料,形态及骨骼刚劲十足。尼古拉斯通过首饰去讲述特定的场景、历史事件及个人情绪,因为他的首饰充满了视觉冲击力及张力。
> DANIELA MALEV用木头根部,晒干的土豆和洋葱做的项链
1966年的德妮·比萨姆丝,过去20年,她一直用自由、个性的方式发展首饰设计,以激进而清晰的观念著称。早在1992年,比萨姆丝就把一段“冰项链”视频作为她的毕业作品,一条冰块制作的项链慢慢融化,浸湿模特的衣服。作品中包含了长久、价值与脆弱、易逝之间的对立观念,这让人联想起巴克的“阴影”臂环。“为什么首饰必须是金属的,为什么它不能仅仅是一道阴影?”首饰紧紧勒在手臂上,摘去之后留下一道深深的阴影。比萨姆丝的展品中有一串天蓝色的塑料挂链,可以辨认出榨汁机和锅碗刷的形状,这是把日常家居用品作为潜在首饰的“厨房原型”系列。她说:“我想知道,如果结合基因计算方法、3D打印和仿生技术制作简单的厨具会是什么结果?像果汁机、平底锅刷这样的日常用品又有怎样的审美和触感?”
> SUN YOUNG KIM的作品素食主义,材质:黄金,珍珠,模具等
EIKO MIKI的首饰又是截然不同的面貌:灰色铝片层层叠叠的有秩序的排列,材质经过氧化后的自然而然的旧色使人联想到了秋天即将要纷纷掉落的叶子,而串联起来这一切的黄铜则给了这些看似“陈旧”的叶子们一丝亮光,仿佛晚秋照过树梢枝丫的阳光那样斑斑点点,随隙缝落下……这是一个自成一格的小世界,包含异质的、手工的、灰色的、松散的成分,让人不禁回忆起被遗忘的大自然与时间。多年来,她偏爱锌、铝、铜等这些看起来在传统首饰设计中极为廉价的材料,通过对这些材料不同寻常的处理来产生不同的质感,在现在这个以作品表达为主的首饰设计世界里,EIKO倒是一直以稳定向前的步伐不急不缓的走着。
设计师尤特·艾则赫弗具有出众的打破传统价值观束缚的材料选择意识,且都热衷于实验,善于创建高度复杂及多层面的艺术作品。他最长使用的材料便是陶瓷和黄金,并且讲这两者非常完美的结合起来。“当代首饰就是佩戴的艺术。如果更多地把首饰看作一样艺术品而不单单是装饰品的话,会发现首饰不一样的魅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靠穿金戴银来显示自己身份已经过时了,人们佩戴首饰更在乎的是其中的文化和艺术价值,也包含了文化性、多元性和学科互动性这些特征,更是现代人彰显自我和品位的诉求。”
> EIKO MIKI,叶子项链,材质:黄铜和铝
在韩国出生,现在定居柏林的设计师孔恩敏的风格从严谨的几何形方向转移,随机性在她的首饰创作中发挥很大的作用。她从简单的植物开始创作,将路边常见的可爱的花花草草像年少时我们在野外随手摘花编花环那样将他们变成项链,别有一番童趣。而现在她喜欢的材料则是非传统首饰材料与传统首饰材料的结合,比如她的作品《穿在皮肤上的春天》就是用了亚克力塑料和黄金及珍珠来搭配,材质在这里只是成为了凸显作品主题和概念的表达。
其他还有很多的首饰设计师们的作品也都各具特色,比如奥拓·昆兹里因制作了内部藏有金球的橡胶手镯而出名。卡尔·佛瑞茨将宝石磨成粉末,然后用胶水粘结。他现在正尝试着在宝石上钻孔,然后扣接成不同的造型。尤瑞驰·雷索佛用黄金和玻璃碎片制作了一条项链。探究“价值”的另一个途径就是使用非传统材料。克里斯同·在维格用肉色毛绒包裹动物骨头。丽萨·沃克用塑料片组装成三维的拼贴画,并将此制成可以佩戴的雕塑品。将他在户外收集的各式各样的材料连接在一起。叙事性是另一个重要的内涵。从个人到集体,叙事对象各不相同,但是个人的回忆经常用来创作大众性的主题。生活日用品是最受欢迎的主题。格森·海肯博格从丢弃的盘子上钻出圆环,这原先被当做项链,而现在象征着破损的唱片。艾伦斯·伊城博格将不同的室内材料,例如地板、墙面装饰以及家具拼装成胸针和项链挂件,并通过这种新的尝试来检测对心理转变的影响。弗兰斯·威廉姆斯汀甚至利用汽车的废旧部件来暗示她在父亲车库里度过的童年。出乎意料的是,他们创作了精美的首饰。
> KATLE COLLINS的作品《一旦关闭了什么》材质:钢,陶瓷,银
这样一来,首饰就成了人们自我表达的一种方式。这些作品的佩戴者在冲击着人们的先入之见。佩戴者可被认为购买了艺术家的思想,因此它意味着才智的流露。项链经过了上百年的演进,变成了戴在颈间的未来。
本文为艺术与设计原创文章,转载请获授权。
artdesign_org_cn
艺术与设计
长按二维码可以扫描关注我们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